天山南北映安澜
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24年10月1日,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塔城边境管理支队额敏边境管理大队民警带着驻地学校学生一起巡边。通讯员 约日凯西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古雪丽 王晨 房佳伟 韩晋 张蕾
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载春华秋实。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显著进步,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2024年,新疆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9.42%,位居全国前列,被公认为全国最安全的省区之一。这份来之不易的祥和,源于新疆坚定不移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全面依法治疆蓝图转化为边疆稳固、人民幸福的生动实践。
铸平安 守护岁月静好
来喀什古城赴一场“浪漫之约”,到伊宁市六星街聆听悠扬的巴扬琴声,去鄯善县探秘“城中沙漠”……今年1—8月,全疆接待游客2.3亿人次。
“人从众”中,疏导交通、寻找失物、化解纠纷……藏蓝身影无处不在,每一帧风景都自带“平安滤镜”。
新疆公安机关聚焦新质战斗力提升工程,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引擎,坚定走科技兴警之路,不断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
作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大门”、南疆“第一站”,和硕县公安局乌什塔拉公安检查站自去年升级改造为“智慧公安检查站”以来,在技术加持下,车辆人员通行时间由“分钟级”缩短至“秒级”,从而释放更多警力下沉一线,同时提升查核精准度和效率。
在阿图什市,160余个智慧小区安装AI视频感知设备,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在克拉玛依市,“反诈综合平台”及时预警,将受害人劝阻在“成案之前”;在库尔勒市,无人机成“空中交警”,机器狗走街串巷,巡逻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倍……智慧警务推动“治理”向“智理”转变,全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档升级。
民之安需,我之所求。2024年,新疆政法机关给足了群众安全感——
公安机关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为抓手,向各类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全年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3.7%。
法院系统注重预防与化解并举,提升多元解纷效能,推动40%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年受理各类案件100.32万件。
检察机关聚焦就业、食药、网络安全等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细化75项举措,办理涉劳动者权益保护行政检察案件57件。
给人间烟火气装上“安全阀”,换来一家家商铺放心经营、一条条街巷和谐温馨、一个个家庭安居乐业……新疆各级政法部门用心用情用力书写这份平安答卷。
4月21日,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司法局扬子江路司法所工作人员向群众讲解法律知识。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单坤摄
优治理 探索多元解纷
依法治疆,立法先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平安建设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一批具有新疆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先后出台。
目前,新疆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有180件,现行有效的法规性决议决定和重大事项决议决定52件,设区的市、自治州、自治县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203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守护各族群众美好生活。
基层稳则天下安,治理精则民心聚。
2024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统筹下,各地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科技赋能,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多头跑腿”向“一站解决”转变。目前,新疆已实现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群众办事维权“找得到、问得清、看得懂”,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今年9月初,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夏村村民买某支付10万元定金订购张某的西瓜,后因产量、成熟期与预期不符,两人产生争议。乡、村两级综治中心派出人民调解员、警务室民警,联系农技站人员到地头核实产量,仅半天就促成双方调整订购总价,保证合同顺利履行。
近年来,新疆各地积极探索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新路径,先后形成“小事吹哨子、大事响喇叭、矛盾不上交、风险不外溢”的“乌伦古经验”,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优良传统融入定分止争的“库尔班大叔调解模式”,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议事点联动解纷的“百姓说事云·书记直通车”,打造昌吉回族自治州“盖碗茶调解室”、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护边员调解室”、库车市“白杏调解室”等1000余个地方特色品牌调解室,以创新实践绘就好“枫”景。
7月15日,阿勒泰市人民法院阿拉哈克人民法庭庭长热依扎·马迪汗(左一)和同事在牧区开展法治宣传。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齐琪摄
为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各地政法机关与街道、社区充分协作,加强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等基层法治队伍建设,发展保安、外卖骑手、出租车驾驶员等群防群治力量,推动“群众参与 群众受益”,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楼栋、家庭等“神经末梢”,汇聚起共建共治共享合力。
促发展 厚植法治沃土
自2023年11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立以来,3个片区政法机关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法治高地,目前已形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为核心,乌鲁木齐片区国际陆港区“一站式争端解决中心”、喀什片区“法智谷”、霍尔果斯驿路国际法务区为补充,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协同创新的涉外法律服务新格局,为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能。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全区政法机关坚持把法治思维贯穿于优化营商环境各领域和全过程,为新疆经济发展增底气、强韧性。
2024年,自治区政法机关深入实施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工程,出台《自治区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采取8项重点举措,切实提振经营主体投资发展信心。
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的新疆某钢材有限公司曾深陷债务危机,涉及50多起官司,负债近2亿元。当地法院积极引导,促成过半诉讼达成庭前和解,又在案件执行中提出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分期付款的和解方案,帮助公司破局重生。
坚持问题导向,从小切口发力,新疆政法机关拿出实招——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与64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结对,聚焦“党建共建搭桥梁 法润营商促发展”主题,增进沟通交流,为企业纾困解难;
法院系统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保障企业良性发展;
检察机关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专项活动,为企业维权“撑腰”,推动新疆特色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
公安机关实现公安业务“一窗通办”全覆盖,户籍类业务均可“一网通办”,疆外户口迁入业务实现“跨省通办”;
司法行政机关广泛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开通公证机构“中小微企业绿色通道”,推动仲裁参与化解合同和财产权益纠纷。
4月,伽师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枝条编织技艺传承情况。通讯员 阿卜莱提·热西提摄
政法机关诚意满满,以法治“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让经营主体有更多获得感。
2021年,新疆永利服装有限公司在于田县投产。当地政法机关主动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合规经营。该公司积极反哺社会,为当地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这场司法护航与企业发展的“双向奔赴”,打造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新范式。
2024年10月4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在特警重大活动安保支队(原特警七支队)举办警营开放日活动。民警给孩子介绍英模故事。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单坤摄
炼队伍 锻造政法铁军
奇台县人民法院老奇台人民法庭庭长贾维亮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说农家话、解农家忧,围绕农时农事提供司法服务,“有事找老贾”成为当地农牧民的共识。
面对40米深井以及2岁幼童的哭声,洛浦县公安局杭桂镇派出所“00后”辅警布帕太姆·阿布杜喀迪尔以瘦弱之躯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托举。
…………
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靠得住”,广大政法干警在广袤的新疆大地筑起一道守护人民幸福安康的坚固防线。
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锻造一支党和人民放心的高素质政法铁军,是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新疆、法治新疆建设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新疆政法系统持之以恒强队伍、提素能、严作风,激励广大干警忠诚担当、奋发有为,为振兴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2024年,检察机关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契机,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推进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各级检察院开展政治业务培训,全年培训干警3000余人次;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选派43名青年干警赴基层法院挂职交流,将法治服务延伸到基层末梢。
6月,自治区党委政法委驻疏附县辽园镇艾日克贝西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强(左一)向采购商推介村办企业产品。通讯员 陈丽娟摄
自治区党委政法委驻疏附县辽园镇艾日克贝西村工作队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及法治广场,引进企业合作办厂,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2024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组织开展“新疆政法英模事迹云宣讲”活动,一批批先进典型从幕后走到台前,述说平凡而伟大的感人故事,彰显榜样的力量。
初心一如来时路,山高路远再启程。新疆政法干警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与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踔厉奋发,不断续写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