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大会上 代表群众发言的为什么是他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红萍 孙芳婷
“我手握方向盘,每日穿梭在城市街道,亲眼见证了这片热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亲身感受着天山南北各族儿女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9月2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乌鲁木齐市公交珍宝巴士有限公司公交车司机谷祥峰,用朴实真诚的话语,满怀深情地讲述着发生在天山南北的沧桑巨变。
9月2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乌鲁木齐市公交珍宝巴士有限公司公交车司机谷祥峰,作为群众代表之一上台发言。图为谷祥峰在接受采访。王子祺 摄
这位开公交车30余年的司机师傅,曾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如今,他已是乌鲁木齐市公交行业的一面旗帜。
2007年3月,谷祥峰从62路公交车调到70路附线(后调整为2005路),承担着西山塑料厂至大浦沟社区的公交线路运营工作。当时,因周边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大浦沟社区居民日常用水困难,谷祥峰到岗第7天就开始用公交车帮居民运水,每天最少要运七八十桶水,这一送就是5年,直到该小区通了自来水。
在这个过程中,沿路各族居民遇到难事,谷祥峰都会伸出手帮一把。在谷祥峰驾驶的公交车移动的十米车厢里,总有一幕幕暖心的故事不断上演。
谷祥峰多次自豪地说:“我每天驾驶着公交车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中,看着熟悉的乘客上上下下,早上送他们去上学、工作,晚上接他们平安回家,我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在这趟充满爱意的公交车上,各族群众互拉家常、互帮互助,这些平凡、温暖、和谐的瞬间,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生动缩影,也是新疆各族群众亲如一家的真实写照。
在乌鲁木齐西山塑料厂至大浦沟社区的70路公交线附线上,谷祥峰整整跑了10年。如今,他坚守的这条城郊公交线路由3.6公里延伸至6.7公里,一人一车变为两人两车,公交线路更名为2005路。
谷祥峰每天十几个小时围着公交车转,一天的营运里程216公里,一年就是7万多公里,但无论驾驶的线路如何改变,他对公交事业、对岗位的热爱都丝毫未变。
“还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城市到处都是砂石路面,雨雪之后更是泥泞难行;那时的老式汽油车,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如今,颠簸的土路早已变成平坦的柏油大道,老式汽油车也换成了绿色新能源汽车……”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谷祥峰细数发生在身边的变化。
在乌鲁木齐,一条条公交线路编织着城市出行网络;一辆辆珍宝巴士承载着各族群众的出行日常。自2006年成立以来,从39条线路、1084台车,到如今69条线路、1206台车,乌鲁木齐市公交珍宝巴士有限公司的公交车奔跑在大街小巷,以科技赋能服务,全力发展绿色公交建设,通过零排放纯电驱动、冬暖夏凉舒享全程、人体工学软包座椅等配置,有效提升了各族群众出行舒适度。
滚滚车轮见证着边疆的飞速发展。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科学指引下,大美新疆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作为一名城市公交人,我切身感受到党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我们由衷地感恩党感恩伟大祖国。”谷祥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大家都有了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成为现实,日子越过越好,生活品质一天比一天高。
“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曾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观礼代表,在北京现场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盛况,如今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以群众代表身份发言,真是太激动了!”谷祥峰说,今后的日子里,他一定会继续握紧方向盘,安全行驶每一公里,用心服务每一位乘客,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贡献力量。